Menu
banner
通用分类

人大代表倡建农村智慧养老体系

2025-03-12

概要:

      全国人大代表陈国厂接受记者採访表示,今年两会他將提交《关於促进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》,直指內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生活照料缺失、医疗资源不足及精神孤寂等困境,呼吁中央財政加大投入建设智慧养老设施,並推动「医养结合」政策落地。

     调研揭留守老人「四缺」困境

     陈国厂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汪庄村党支部书记,也是一名扎根基层30年的乡村医生。1995年他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,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,当一名乡村医生,跟隨伯父行医看病。后来看见村里面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越来越多,很多老人和孩子留守在村中,他便腾出自家的老宅,成立了困难群体服务站,义务照顾全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。

     如今,养老院已设置床位300张,房间內机器人护理床、毫米波雷达生命监测仪、居家智慧康养等设备样样齐全。「现在我一有空就会到这里跟老人们嘮嘮嗑,聊聊家常。」

     陈国厂通过走访农村养老机构及入户调查发现,隨着青壮年人口外流,农村留守老人普遍面临「生活缺照料、安全缺保障、精神缺慰藉、失能缺护理」的「四缺」问题。有失明老人需摸黑煮饭,部分高龄者因缺乏紧急医疗响应而延误救治。

     五大痛点阻碍养老服务发展

     陈国厂並列举出当前农村养老五大难题:养老机构用地审批繁琐、基础设施薄弱(全日托养床位不足)、运营成本高(水电及人工佔支出七成)、护理员待遇低致人才流失,以及智慧养老技术应用不足。「尤其农村养老护理工作人员地位低,端屎倒尿劳动强度大。养老机构都存在招工难的困境。」陈国厂感嘆到,「引不来,留不住,干不好。形成了死循环。」

     倡中央专项资金建「一刻钟服务圈」

     陈国厂建议,中央需將养老服务支出列入一般公共预算,按人均30平方米標准建设区域养老中心,每村配置2-3名专职护理员,由村医统筹管理居家养老服务;在人才保障方面,推动护理专业纳入高校学科,人社部门设立事业编制岗位,提高薪酬至不低於当地教师水平;

     另外,则要构建现代化智慧养老新模式。比如推广毫米波雷达生命探测仪、智能定位终端等设备,建立覆盖「楼层级」的紧急响应系统,整合物联网与大数据实现健康监测自动预警。

版权所有 © 北京友森教育集团       京ICP备2021007873号

本网站已支持IPv6     营业执照